9月29日,永利集团3044am官方入口四川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在绵阳校区图书馆三楼会议室举行“非遗在高校的传承与创新”研讨会。会议邀请了平武剪纸、涪城鑫田粮艺、三台麦杆烙画、涪城拓片、北川羌族草编5位非遗传承人和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顾问张尔君进行现场分享交流。学校副校长苟兴才,学校智能科技学院党总支书记常荣、副院长陈小宁、图书馆副馆长武同雁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现代服务管理学院师生代表、研究中心成员、科研助理、非遗爱好者学生代表同学等参会。会议由研究中心主任沈德存主持。
会议现场
苟兴才致开场辞并对研究中心工作进行指导,他指出,根据学校发展方向与战略目标,鼓励研究中心“传承创新,大胆迈步”,努力成为学校有特色、有亮点的支撑;学校下一步将提升研究中心人才队伍建设、资源配置等支持力度,还会对产教融合平台进行“差异化管理”;希望研究中心要挖掘自身优势,更充分在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平台建设、科研探索等方面加强与非遗传承人的合作,以更好的推动非遗在高校的传承与创新。
苟兴才致辞
武同雁对研究中心“文化传承、服务地方”建立宗旨和四个研究方向做了说明,还详细从“文化普及、教学体系建设、产教融合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四个方面对研究中心自2017年以来已开展的非遗相关工作进行了介绍,指出了下一步科研工作的努力方向。
武同雁发言交流
张尔君对研究中心学术科研工作进行说明,介绍了绵阳市社科联“传统文化研究专项课题”课题发布、立项、结项情况,说明了研究中心在学术科研,特别是科研课题影响范围、影响力等方面的提升。
谢成飞、潘德贵、龙怡珍、王永俊、黄强分别介绍各自非遗项目的基本信息、发展情况、突出特色,也表达了下一步与研究中心和学校各二级学院开展合作创新的期望。
非遗传承人发言交流
常荣、陈小宁分别交流了非遗在助力创新育人、非遗与科技创新的作用和新思路。智能科技学院教师刘思思、廖康利、邓思濛、李洋分别结合日常工作对非遗传承与创新做了分享。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罗颖分享了非遗助力思想政治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引领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方面的作用。
研究中心成员周晓慧、张红交流了在非遗传承与创新方面已开展的工作和后续的计划。
研讨会合影
文化弘扬,高校首在先;非遗传承,青年任担当!本次研讨会围绕“非遗在高校的传承与创新”这一主题展开,参会人员主要结合日常工作中开展的非遗传承普及活动或学术科研探索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对前一阶段已开展工作进行梳理和总结,也提出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下一阶段,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和与各位非遗传承人的深入合作中,研究中心将结合科研方向,探索科研创新,注重科研育人,逐渐向有传承、有创新、有特色、有深度的科学研究方向发展。
图书馆:沈德存
摄影:张红、王丽、何花
初审:李蜀青
复审:武同雁
终审:韩元春
2024年9月29日